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是1999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经教育部确认、浙江工业大学举办的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2012年起由浙江工业大学与绍兴县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合作举办。2013年9月起学院新生在绍兴校园就学。
学院遵循“依托母体、相对独立、办出特色”的办学方针,致力于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富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学院现有10个二级学院1个教学部,即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人文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建筑学院、设计学院、理学院、中旅(旅游)学院、成教之江分院(继续教育学院)和体育军训部。专业设置紧密结合浙江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现有36个本科专业,涉及工、理、文、法、管理、经济、艺术七大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近7500人。学生在学院规定的修读年限内,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符合毕业要求和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颁发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毕业证书,授予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学士学位证书。
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深化改革,强化实践,通过专业特色建设、专业自主招生等一系列措施,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专业特色初步显现。近年来学院开展各级各类教学研究和建设项目300余项,浙江省高等教育质量工程项目31项,绍兴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及建设项目29项;启动重点专业建设工作,其中“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为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信息工程实验中心、数字媒体实验中心和建筑实训中心被列为绍兴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确定75个优秀课程(群)建设项目,其中“高等数学”、“理论力学”为省级精品课程;主编各类教材80部,其中省级重点教材6部;“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的研究与实践”荣获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为提高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学院先后建成8个实验中心,下设80余个实验室,与省内外一大批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100余家,教科仪器设备达9756台(件),教科仪器设备总值6500余万元。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为每个学生的成才搭建平台、做好指导。每年有2%的优秀学生被选入浙江工业大学学习,享受校本部公办学生同等待遇。实施“一日生活制度”,开设四年一贯制“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设立学生课外科技基金,开展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突出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成立海外留学预科学校,为学生留学深造打造平台。学院工业设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于2013年开始招生,现有校际合作项目包括美国威廉帕特森大学本科生“2+2”项目,研究生“4+1”项目;美国布里奇波特大学本科生“2+2”、“3+1”项目,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美国东伊利诺斯大学本科生“2+
人才培养质量颇有成效。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强,近年来在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各类学科竞赛中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36项、省级奖项313项,竞赛总成绩名列省内独立学院前茅。学生创业热情高、创业能力逐年提升。每年备案在册的大学生创业团队近80支,近1000名学生参与创业活动。迄今为止,学院已培养本科毕业生19000余名。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受到用人单位广泛好评,一次就业率在96%以上。近几年来继续深造毕业生人数近800人。毕业生中还涌现出了浙江省青少年道德模范,浙江省优秀青年等一批优秀毕业生代表。
学院在依托浙江工业大学师资优势的基础上,着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聘请国内外高校的知名教授和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学者、高级技术管理人才为学科带头人和兼职教授;实施“青年教师进修学校”制度提升青年教师综合素质。现有专任教师445人,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技术职务的教师占41.8%,超过90%的教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硕士生导师54人,依托浙江工业大学学位点招收硕士研究生。2013年以来,柔性引进了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人、省“千人计划”人才2人、绍兴市“330海外英才计划”人才7人。
近年来,学院教师获厅局级以上科研项目465项,其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国家社科基金3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120项,科研经费逾7000万元,授权专利371项(其中发明专利30项)。教师三大索引论文339篇,出版学术专著41部,其中中央级出版社出版的学术专著19部。
全院师生正秉承“尚德致知、敢为人先”的之江校训,坚持“培养有用的人”的办学理念,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能主动适应浙江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高水平独立学院,发展成为浙江省本科层次工科类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
2015年专升本专业介绍
理工类
1.
软件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计算机应用学科的发展,特别是软件产业的发展,具备计算机软件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用软件工程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来分析、设计和实现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能力,毕业后能在IT行业、科研机构、企事业中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和研制的高级软件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学外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实验、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离散数学、操作系统、编译技术、软件工程概论、统一建模语言、软件体系结构、软件需求、软件项目管理。
就业方向:可从事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办公自动化处理、计算机安装与维护、网页制作、计算机网络和专业服务器的维护管理和开发工作、动态商务网站开发与管理、软件测试与开发及计算机相关设备的商品贸易等方面的有关工作。
高职高专阶段所学专业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系统维护、计算机硬件与外设、计算机信息管理、网络系统管理、软件技术、图形图像制作、动漫设计与制作、游戏软件、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管理、物联网应用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电子设备与运行管理、电子声像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广播电视网络技术、数字媒体技术、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通信、通信网络与设备、通信系统运行管理、电子商务、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教育、安全防范技术、司法信息安全、经济信息管理的考生可报考。办学地点为绍兴。
竞争激烈程度:★★☆☆☆
历年参考分数线:100分左右
2. 通信工程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通信系统和通信网方面的基础理论、组成原理和设计方法,受到通信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现代通信系统和网络的设计、开发、调测和工程应用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与应用的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号与系统、电磁场理论、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计算机上机训练、电子工艺实习、电路综合实验、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一般要求实践教学环节不少于30周。
高职高专阶段所学专业为船舶电气工程技术、船舶电子电气技术、风力发电设备及电网自动化、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供用电技术、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建筑电气工程技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电力工程管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电机与电器、低压电器制造及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检测技术及应用、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光机电应用技术、汽车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系统维护、计算机硬件与外设、计算机信息管理、网络系统管理、信息技术开发与服务、物联网应用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电子设备与运行管理、电子声像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广播电视网络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光伏应用技术、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通信、通信网络与设备、通信系统运行管理、电信服务与管理、新型纺织机电技术的考生可报考。办学地点为绍兴。
竞争激烈程度:★★☆☆☆
历年参考分数线:90分左右
艺术类
1. 环境设计
本专业培养旨在使学生系统掌握,城市与自然空间相关的艺术设计知识与技能,以建筑为本体,向室内外两个空间所展开的综合设计体系。学生一、二年级主要学习专业设计基础课程,培养学生专业基本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三、四年级主要学习城市景观规划体系下的各类公共空间艺术造型、材料工艺等工程设计知识。整体培养学生解决专业综合问题能力,以及关注当今城市生活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专业课程设置体现“厚基础、宽口径”,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培养模式,关注学生在本科后的继续深造及适应社会建设发展的需要。毕业生可到建筑设计院、景观设计院、城市规划部门、建设公司、设计院校等单位从事设计、研究、教学及施工管理等工作。
高职高专阶段所学专业为室内设计技术、环境艺术设计、动漫设计与制作、艺术设计、产品造型设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电脑艺术设计、装饰艺术设计、雕塑艺术设计、美术、展览展示艺术设计的考生可报考。办学地点为绍兴。
竞争激烈程度:★★☆☆☆
历年参考分数线:130分左右
2015年专升本招生计划
类别 |
院校代码 |
院校名称 |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计划数 |
学费(元/年) |
理工 |
0092 |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
01 |
软件工程 |
53 |
19000 |
理工 |
0092 |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
02 |
通信工程 |
53 |
19000 |
艺术 |
0092 |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
03 |
环境设计 |
30 |
20000 |
上一篇:嘉兴学院南湖学院
下一篇: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